4166am金沙信心之选
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
专业代码:080203
一、培养目标
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、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,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,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的表达能力、管理能力、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,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,可在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承担教学、科研、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。
二、研究方向
(一)食品加工包装装备及智能化
(二)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技术
(三)数字化设计与模拟仿真
(四)机械振动、冲击与噪声控制
(五)物流与商业机械自动化
三、培养年限
培养年限为3年,最长不超过5年。研究生应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,其余时间完成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。
四、学分要求
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,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,其中:课程学分为24学分,综合环节为4学分。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不予参加学位论文答辩。
五、课程设置
(一)课程设置要求
按《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》执行。
(二)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说明
研究生可根据论文选题需要,自行选修我校其它专业的若干课程。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硕士生,应确定2-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。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,只记学时和成绩,不计学分。
(三)体育健身课程
体育健身课为必修课程,只记学时和成绩,不计学分。
六、培养环节与基本要求
(一)课程考核
学位课考核采用闭卷或开卷等方式,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。任选课考核可采用闭卷或开卷笔试等方式,也可辅以口试、论文等其它形式。
笔试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,口试、论文等考核方式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(优秀、良好、中等、合格与不合格)。
(二)综合环节
包括学术活动、文献综述和社会实践,文献综述应在论文开题之前完成,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应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完成。未通过考核者不能申请论文开题或答辩。
1.学术活动
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校、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,听取5次以上学术报告,并提交学术卡片和总结报告,导师给出评语和分数后交学院科研秘书,由科研秘书结合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全部表现,给出总成绩。导师评分占总成绩的70%,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表现占30%。
2.文献综述
导师为研究生制定必读书目等文献阅读规划,阅读书目应包括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资料;其中精读文献不少于50篇,近三年和外文文献均不少于三分之一;硕士生应在论文开题前完成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。文献综述由导师评审。
3.社会实践
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学院统一部署下,结合指导教师意见,深入企业参观现代企业生产,参与科技创新设计。
硕士生要提交《社会实践登记表》和实践总结报告等相应材料,企业和指导导师分别给出评语和分数。实践环节由学院评议专家组和学生导师负责考核,其中实习表现1学分、实践成果1学分。
(三)科研要求
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,公开发表或录用1篇学术论文。
(四)学位论文
1.开题报告
开题时间与申请论文答辩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,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。论文选题必须为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问题或工程实践问题。
2.论文中期检查
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进行。由学院负责。中期考核主要包括课程成绩、所修学分、科研成果及水平、外语过级情况等。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培养。
3.论文评审
论文评审分为匿名评审和校内、外专家评阅两个环节。匿名评审工作由研究生学院组织,论文评阅由学院组织实施。匿名评审和校内、外专家评阅有一项不合格,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;研究生应针对评审或评阅专家的意见修改论文,再一次提请匿名评审和校内、外专家评阅。
4.论文答辩
论文答辩按照学校学院论文答辩有关规定执行。答辩成绩不合格者,不予授予硕士学位。
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学分,完成综合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,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提出学位申请,经4166am金沙信心之选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,可被授予工学硕士学位。
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
课程类别 |
课程编号 |
课 程 名 称 |
学时 |
学分 |
开课 学期 |
必选 |
A |
公共 学位课 |
140010100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|
36 |
2 |
1 |
2学分 |
140010200 |
第一外国语(英语) |
90 |
3 |
1和2 |
3学分 |
140010300 |
第一外国语(俄语) |
90 |
3 |
1和2 |
140010400 |
第一外国语(日语) |
90 |
3 |
1和2 |
一级学科 学位课 |
181101001 |
数值分析 |
40 |
2 |
1 |
4学分 |
181101002 |
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方法 |
40 |
2 |
2 |
二级学科 学位课 |
181103101 |
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|
40 |
2 |
1 |
4学分 |
181103102 |
机械系统动力学 |
40 |
2 |
2 |
B |
限选课 |
181101201 |
矩阵理论 |
30 |
1.5 |
1 |
4.5学分 |
181103201 |
包装与食品机械设计理论 |
30 |
1.5 |
1 |
181103202 |
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|
30 |
1.5 |
2 |
C |
任选课 |
140030500 |
自然辩证法 |
18 |
1 |
2 |
不少于6.5学分 |
140030200 |
第二外国语(英、日、法) |
80 |
3 |
2 |
140010500 |
文献检索与知识产权保护 |
20 |
1 |
2 |
181101301 |
机械工程前沿专题 |
20 |
1 |
1 |
181101302 |
C++程序设计及应用 |
30 |
1.5 |
1 |
181103301 |
机电系统集成技术 |
30 |
1.5 |
2 |
181103302 |
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|
30 |
1.5 |
2 |
181103303 |
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|
30 |
1.5 |
2 |
181103304 |
机电产品创新设计 |
30 |
1.5 |
2 |
181103305 |
逆向工程与反求设计 |
30 |
1.5 |
1 |
181103306 |
多体动力学与虚拟样机技术 |
30 |
1.5 |
1 |
181103307 |
现代食品加工与检测技术 |
30 |
1.5 |
2 |
181103308 |
高等机构学 |
30 |
1.5 |
2 |
181101305 |
数控技术及装备 |
30 |
1.5 |
1 |
181101307 |
绿色设计制造与再制造 |
30 |
1.5 |
2 |
181101313 |
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|
20 |
1 |
2 |
181101315 |
机电控制基础 |
30 |
1.5 |
2 |
181101316 |
机电一体化技术 |
30 |
1.5 |
2 |
181101317 |
机器人工程 |
30 |
1.5 |
1 |
181102306 |
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|
30 |
1.5 |
1 |
181102310 |
现代机械加工技术 |
30 |
1.5 |
2 |
必修课程 |
140050100 |
体育 |
20 |
|
2 |
|
综合环节 |
140040100 |
学术活动 |
|
1 |
答辩前 |
4学分 |
140040200 |
文献综述 |
|
1 |
开题前 |
140040300 |
社会实践 |
|
2 |
答辩前 |